1993年,我在纽约茱莉亚学院,与我崇敬的巴托克铸铜头像合影。 这是1984年匈牙利政府送给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国礼。  巴托克一生除作曲、演奏活动和搜集、考察民歌以外,也从事教学活动。但是他只教钢琴,不教作曲。 茱莉亚音乐学院拟聘他担任作曲教授,他说: Composing is not something you can teach! 作曲是不能教的! ——作曲凭的不是“手艺”,不是越熟练越精彩,更不是越复杂越精彩。作曲凭的是率直的真情,是潜意识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是直觉的灵感,是浑然天成的直抒胸臆,往往越天真越情趣盎然也越精彩。门德尔松十八岁写的《仲夏夜之梦》、普罗科菲耶夫十九岁写的古典交响曲,老柴毕业后第一部作品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老肖十九写岁的第一交响曲,都是在创作经验并不丰富的时期创作的。 巴托克说得对:作曲是不能教的。能教的只是“手艺”。即使精读四大件教科书,再加上更重要而原来没有的课程“旋律学”“节奏学”,也无法把一个没有音乐感的人培养成作曲家。 能教的是“手艺”——规矩、理论、技术。 不能教的是灵感——直觉、想象、激情。 无法相传的是风骨——格调、气质、品位。